欢迎来到中国楹联第一门户网站!    咨询电话:010-68212557  68218567

2019全国楹联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网站首页    联坛新闻    专业委员会动态    2019全国楹联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

又是一个春光烂漫的三月,我们相聚在环境优雅、经济富饶、文化厚重的太仓市,隆重举行2019全国楹联教育工作会议暨“全国联教深化年”动员大会,我首先向承办本次会议的太仓市有关部门和太仓市楹联学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来自全国各省区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受中国楹联学会的委托,代表中国楹联学会教育委员会向会议报告工作。

三年前的阳春三月,中国楹联学会在福建晋江召开了2016全国楹联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11年“全国联教交流年”以来、特别是2014年学会“七代会”以来全国楹联教育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情况,部署了2016年以及之后几年的楹联教育工作。一晃三年时间过去了,这三年间全国的联教工作又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在有些方面和有些地区,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了总结经验,激励斗志,开创全国楹联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再攀当代楹联文化新高峰,中国楹联学会将2019年定为“全国联教深化年”,我们今天的大会,就是为这一全新征程吹响号角。下面,我简要报告一下近三年来全国联教工作的成就以及经验,同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若干设想。

 

  • 近年来联教工作的一系列新突破。

近三年来,全国的楹联教育工作,以创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为抓手,以空前的力度迅猛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些辉煌成就必将载入当代楹联文化发展的史册。楹联教育工作更多地从楹联组织和学校的自发行为,转变为地方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自觉行动,较为引人瞩目的亮点地区有:

1.2016年6月16日,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山东省东营市“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称号,东营的市、县、区教育局全力推动联教工作全覆盖,全市现已有“中国楹联教育基地”10个、“山东省楹联教育基地”17个。

2.2016年12月,云南省玉溪市荣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既定目标,全市九县区荣膺“中国楹联文化县(区)”称号,共有16所学校成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全市大部分学校实现了楹联文化进校园、进课堂。

3.2017年6月,广西玉林市所属8个县区全部创建成为“中国楹联文化县(区)”,同时,玉林一中等12所学校成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

4.2018年6月28日,中国楹联学会授予湖北省荆州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称号,同时,洪湖市峰口镇明德小学等69所学校成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荆州市在楹联创建工作中,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部署,市教体局印发正式文件,启动全市“楹联文化”示范校创建考评工作,联教工作覆盖到全市上百所学校。

5.2018年10月31日,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国楹联文化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区”称号,潍城区已拥有“中国楹联教育基地”7个,此外潍城区教育局被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楹联文化先进系统”,区教育局先后颁布了《潍城区教育局楹联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设立诗词楹联教育创新奖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将优秀楹联教学成果,纳入区政府“教学成果奖”的评选范畴。

6.全国联教工作的老典型山西省运城市,在2018年用全年时间进行了“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自查和联教工作“回头看”的工作,对全市17个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和50个山西楹联教育基地逐一摸排,使联教工作得到了极大促进。运城市在实现了全市2100所中小学联教“全覆盖”之后,又提出了“常态化”和“高质量”两重目标,使“联事、联创、联教、联产”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努力把运城打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楹联传承发展示范区”。为此,运城市教育局多次下发有关联教工作的通知,各县教育局也积极推动具体工作。市政府和教育局领导多次在联教工作会上讲话,提出要求,督促落实。

通过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努力提高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对联教工作的认识,充分调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性,是一个地区联教工作得以强力推行的基本保障,也将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2016年11月份,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其中的“第七条”明确规定:“重视汉字书写、书法、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小学低年级通过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中、高年级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应用的实际效果。”这是目前为止最高级别的教育主管机关把“楹联”二字写入正式文件,而我们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我们的联教工作成就,促成中央和中宣部把“楹联”写入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中,促成国家教育部把“楹联”内容纳入全国的教学大纲和统一教材。为此,我们当代楹联工作者,将会朝向这一目标作出不懈的努力。

 

  • 近年来联教工作的一些成功经验。

上一次全国楹联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各地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楹联教育工作的新形态和新模式,摸索出很多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从楹联组织的层面来说,首先是自身对楹联教育工作的认识得到了普遍的提高,认识到楹联组织承担着指导和帮助“楹联文化进校园”的职责和义务。把联教工作提升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培育民族精神的高度来抓。其次,做到组织落实,很多省、市和区县级楹联组织都设有楹联教育委员会,或是明确一名副会长分管联教工作,选定联系学校,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再其次,很多楹联组织能够做到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渠道联系相关学校和教育部门,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楹联文化进入校园、渗入课堂、融入教材甚至试题,最终用联教工作的成果使地方党政领导产生深刻认识,进而促进面上的工作,做到一个地区联教工作全面开花。总之,正因为楹联组织在联教工作中,有明确的思路,有拼搏的姿态,更有奉献的精神,持之以恒,潜心耕耘,才会有近年联教工作的丰硕成果。

从联教基地学校的层面来说,因为工作环节较多,所以我们从各个侧面分别进行阐述:

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学校联教工作首要的是解决认识问题,特别是学校领导的认识问题。从历史来说,对课教育千百年来一直是蒙学教育的必备内容,从现实而言,楹联教育肯定会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而且还会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从时代大环境来说,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也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推进楹联文化进校园工作,正是找到了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抓手,也是找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这里还有一个需要厘清的认识问题:所谓的“联教”和“诗教”,不仅是兼容的,他们本来就是一体的,不要因为诗词学会在推进“诗教”、楹联学会在推进“联教”,就把他们机械地对立起来。狭义的诗教,单指通过诗歌这种文体形式来教化民众的方法;但全面意义上的诗教,也包括了一整套通过学诗来进行启蒙教育和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卓有成效的方法,而这套方法的最基本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课”教学。对联是传统诗歌形式的演化,本身就继承了中华古典诗歌的精神内涵,所以通过楹联教育,一样可以实现传统诗歌的教化功能。总之,联教就是中华传统诗教理念的一种体现形式,甚至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最佳体现形式。

2.建立机构,制定规划。

有了机构作依托、制度作保障,联教工作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才会实现常态化。校内楹联机构可以实体机构的形式出现,如:辽宁鞍山师范学院在国学中心下面直接成立了楹联研究所,由学院教授兼鞍山市楹联学会会长侯文慧具体负责;吉林白城师范学院则由文学院院长宋彩霞教授亲自挂帅,成立了楹联文化研究中心;东营英华园学校则经中国楹联学会批准成立了“中国楹联国学院”,这类机构的设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楹联教育本身。

在建立机构方面,一般联教基地学校通行的做法,是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楹联教育工作领导机构,或组建责任明确的教学科研机构,或是成立校内的诗联学会。在建立制度方面,大多有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健全的规章制度,如闻喜晋华学校的“九有”:有领导机构、楹联教师、楹联教材、课程安排、活动经费、交流园地、联事活动、标志建筑、联教成果。在制定规划方面,有些学校已经从教学层面的局部设计上升到课程层面的整体规划,如太仓新区三小编制了《楹联教育课程实施纲要》等。事实上,各地联教基地学校大都有一套基本成熟的动作机制,以此推进着各自的楹联教育工作。

3.培训教师,研究课题。

学校开展楹联教育工作,楹联教师一直都是短板和制约因素,为此,中国楹联学会于2017年12月组建了楹联教师进修院,目前已结业四期,来自湖北荆州、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和云南玉溪等地的数百名教师接受了系统的楹联知识和创作技法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各地运用多种途径,开展楹联教师的培训工作,或请全国知名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如太仓市教育局在中小学楹联教师培训中,邀请南京大学钟振振教授、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叶子彤等专家分别来校讲座,潍城区教育局邀请刘庆霖、刘太品等诗联界专家同台为全区教师进行知识讲座;或由当地楹联组织协助进行培训工作,如湖南省邵阳市楹联学会与隆回县教育局合作,在隆回全县所有初中推广对联教学,专门编辑出版了《中学生楹联基础教程》,并为每一所中学培养一名楹联课实验教师。此外,在教师培训方面,各地还有各种鲜活的经验,如旅顺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的“传帮带、结对子”;岳阳县职业中专的“学中教、教中学”;新绛县西街实验小学的“走出去,请进来”等。这些灵活多样的方式,迅速提升了广大楹联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楹联文化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的多方努力,浙江省教育厅将诗词楹联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教师90学时培训项目中。2018年始,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开始组织全省性教师诗联培训班,并由省教育厅根据学会的计划安排,在其教师教育培训平台上发布培训消息,接受教师自愿报名。

组织骨干楹联教师进行联教方面的课题研究,既是提高楹联老师素质的有力手段,本身也是联教工作看得见的成果,在这方面各联教基地学校都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如太仓沙溪三小张莉老师主持的“基于挖掘沙溪古镇乡土文化背景下的小学楹联教学”被列为苏州市“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平陆县西街小学的楹联课题小组参与了山西省政研会秘书处2018重点课题“传统楹联文化对社会风气的积极促进作用”的研究;华容县怀乡中学语文组开展的“农村高中诗词楹联文化建设”的研究成为市级立项课题;北京朝阳区平房小学开展的“楹联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成为北京市教育学会的“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梁山县第二实验小学承担人教社“中华诗词楹联文化与小学德育的融合”的课题研究;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街道中心小学校“楹联德育资源开发与运用实践研究”课题,被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基础教育重点有经费课题等。还有不少地市级和县市级楹联教育课题,不再一一枚举。校级的楹联教育课题研究更是数量众多。

4.编写教材,完善课程。

教材是楹联进课堂的关键,中国楹联学会早期也尝试编写全国统一的对联课教材,但根据现阶段全国楹联教育开展的情况以及各学校不尽相同的具体实际,后来改为倡导各学校编写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2017年11月,中国楹联学会委托江南楹联教育基地联盟,在江苏昆山朝阳小学召开全国楹联校本教材培训活动,来自多省市及江苏省内楹联特色学校的老师到会培训交流。目前各地楹联教育基地学校大多都开发出了自己的楹联校本教材,这些教材内容丰富,印刷精美,能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对各个年段的教材进行系统化、梯度化的设计,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

教材开发较为突出的典型,有吉林白城师范学院宋彩霞和孙英主编的《楹联文化概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该出版社重点打造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也是全国高校第一本楹联专业教材;潍坊三中开发的《国学明珠楹联文化》被区教育局编入“立德树人”系列读本,统一印刷,免费发行,在全区中小学推广使用,并获山东省优秀校本教材奖;运城市闻喜、新绛和永济的楹联校本教材荣获山西省教育厅的奖励等。

课堂教学是楹联教育的生命力,也是全面普及楹联教育的重要保证,只有把校本课程纳入了课程表,楹联进课堂才算落到了实处。各楹联教育基地学校的楹联课程形式多样,异彩纷呈。2016年11月,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在无锡市南丰小学召开江苏省联教基地联教现场教学展示活动。活动中进行了楹联精品课说课评选,最后有十二位老师的楹联说课被评为首届楹联说课精品课。其他如:

山西闻喜晋华学校按照楹联教育与语文教学、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各年级联教课程标准并遵照标准完成楹联教学任务。晋华楹联校本课程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山西省优秀地方课程并获校本课程一等奖。

2017年3月1日,由吉林白城师范学院开发的在线开放课程《楹联文化》在智慧树网上线,这是全国高校第一门楹联文化的慕课,32学时,2学分,全国2200多所高校的学生可以选修此门课程。目前选修学生已有1万多名。

2017年6月,南京南大附中“国粹楹联人文教育课程”被批准为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这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第一个楹联文化省级课程基地。基地成功申报了南京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楹联文化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河北怀来县沙城镇第六小学在楹联课教学探索中,开展示范课、观摩课、赏研课、评优课等活动。2017年11月,黄永君老师所作的《联有联律》一课,在张家口市2017年校本课程优质课展示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

5.美化环境,营造氛围。

各地楹联教育基地学校重视楹联文化氛围的营造,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做到在校园的任何区域都可以见到楹联,充分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力量。不少学校在大门、教学楼入口、教室门口、宿舍、餐厅、长廊、亭榭等处刻挂楹联,在校报、手抄报、黑板报、宣传栏、文化墙、文化石、文化橱窗等处展示楹联,这些楹联或是传世名联,或是出自本校师生之手,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处在楹联氛围之中,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楹联文化。

在楹联环境营造工作中,各校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各校有各校的精彩之处,如:柳州鱼峰山小学在校园内悬挂多达二百多副楹联,做到教室、橱窗、花圃甚至厕所,处处可见对联;户县四中在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实验楼、自行车棚和围墙显眼处都悬挂了师生们的诗词楹联作品,并定期更换,还在每一个花园内设置刻写诗联知识的石牌,让学生在课余闲暇时间亦可轻松学习诗联知识。

6.组建社团,丰富活动。

组建学生楹联社团,是各地联教学校较多采用的一项举措,学习效果和活动效果都十分显著。如:云南玉溪二职中成立诗联学社,校长亲自任社长,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副社长,将学校的8000多名师生吸纳为社员,成为玉溪市最大的一个社团组织,师生的楹联作品陆续在本地刊物上发表;贵州沿河县实验小学的社团活动共有24个兴趣班,楹联社团的学风良好,学习兴趣浓厚,多名学生作品在全县举办的征联大赛中获奖。

各联教基地学校还在课堂之外,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楹联文化活动,或是举办联赛,或是进行家长学校互动,或是举行多种形式的楹联创作活动,如每天一联,每周一联,每月一联,一课一联,一事一联,一节一联,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较有特色的活动如:山西夏县中学连续举办了两届教师节“嵌名联”活动,发动学生创作了大量的尊师重教联;湖南省联教基地学校开展的“寻找身边的好对联”活动,让联教融入日常生活,通过发动师生搜集、整理自己家族族谱记载的楹联,增强文化自信,传承良好家风。

7.国学文化,多元并进。

中国楹联学会大力倡导“大楹联”的理念,积极提倡楹联教育与各种优秀传统文艺教育,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在这方面,北京顺义木林小学的楹联与书法并举、山西永济三中的楹联与诗词并举、山东潍坊三中的楹联与篆刻并举、北京市平房小学的楹联与陶艺并举、潍城区青年路小学的楹联与民乐共举,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总之,国学文化多元并进的理念正在全国的联教工作中得到体现。

 

三、联教深化的方向以及教育委员会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最近三年,是全国楹联教育工作突飞猛进的三年,可以说联教工作的局面已经为之一新,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从更高的层面,对当前联教工作的局限和不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各地联教基地学校,虽然近年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若以全国几十万所中小学的基数来看,开展联教的学校还是实在太少了。这个数量与当今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大环境不相适应,也与楹联在基础教育中所可能产生的巨大作用不相匹配。下一步应尽全力做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借助行政的力量,使开展楹联教育的学校数量,变算术级数式的增长,为几何级数式的增长。

2.全国的楹联教育工作发展,还呈现出极度不平衡的状态,有些地级市可以做到辖区内所有学校联教工作的全覆盖,但有些省份,楹联教育工作还处于尚未起步或刚刚起步的状态,反差十分巨大。这就要求相关省份的楹联组织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行动起来,打一场楹联教育工作的翻身仗。

3.楹联教师仍然是联教工作爆发式增长的一大瓶颈,中国楹联学会还需进一步发挥楹联教师进修院的作用,为各地批量培训楹联教师。同时还应借助各种可以借助的社会力量和联界力量,让尽量多的在职教师喜欢楹联,懂得楹联。各级楹联组织在这方面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4.有些地区的楹联校本教材,在内容上还有待规范,特别在涉及楹联格律知识的地方,不可以有太多的偏差,以免误导青少年学生。

5.有些联教基地学校环境布置的楹联,还需要再进一步把关,要把那些不符合基本格律要求的“楹联”撤换掉。楹联骨干教师和地方楹联组织的专家,要做好督促检查的工作。

6.在联教成果的宣传和推广上,还需要下更大功夫,已经成型的各类成果,要及时向联界和教育界、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着力宣传并大力推广,这样能增强全国联教工作的交流和互动,也可以扩大业界影响和社会影响,更可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关于本次会议之后中联会教育委员会的工作打算,我这里只归结为六个字:

1.沟通:主动做好对上的沟通,尽可能把全国联教工作的新成就,反映到中宣部、教育部等机关部门,以期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样也会使基层的联教工作,更易于打开局面。

2.协调:主动协调各省市楹联学会教育委员会以及各全国楹联教育基地的工作。这些年来,这类关系过于松散,不利于联教工作的开展。本次会议后,教育委员会要与各地学会分管联教的负责人建立热线联系,各楹联教育基地也请指定专人作为学校与教育委员会的联络人,以便及时沟通各种情况。

上次联教工作会议时就提出过教育委员会需要创办一份全国性联教刊物,这项工作要尽量早一些启动,使全国联教工作有一个共有的信息交流平台。另外,本次会议收到大量各地联教工作材料,为了便于交流,相互促进,已打算把这些材料搞一个“汇编”,书名可叫《当代楹联教育工作经验材料汇编》。

3.服务:主动为各地楹联教育基地学校的工作,提供专业的服务,比如为各学校编写的校本教材,提供专业方面的咨询服务;可以用组织名家巡回讲座等形式,为各学校楹联教师的培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等。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楹联文化的重任,已经落在了我们的肩上。让我们以自觉的文化担当、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去努力完成历史所赋于我们的崇高使命。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兼教育委员会主任  刘太品

 

 

2019年3月31日 15:54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