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楹联第一门户网站!    咨询电话:010-68212557  68218567

《赋兮归来——中国辞赋文学现状分析》导语

网站首页    联墨双修    联论文章    《赋兮归来——中国辞赋文学现状分析》导语

为使更多有兴趣者了解当代辞赋文学的总体状况,从2020年起,我开始撰写《赋兮归来——中国辞赋文学现状分析》。因斯文涉猎面甚广,一时尚难脱稿,采中国楹联学会辞赋文化院同仁建议,且将导语发表,以求方家指谬剔瑕。 ——孙五郎

 

如果说,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那么,赋,就是镶嵌在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颗珍贵的钻石。作为传统四大韵文之一,赋以其闳博的容量、精美的华彩、古雅的韵味、灵活的变化等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独具魅力。无论其“骚散骈律文”等体例,还是其“壮紧长隔漫、发引承收叹”等句词,都有别于其它文体。赋的创作、研究与评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一直是自成体系、独立存在与衍变的。

先人们留下的辞赋作品,从文字数量和蕴含的信息量上看,也辗压了其它所有文学体裁。由马积高先生主编的《历代辞赋总汇》,总字数达2800万字,共收录先秦至清末7391位作者的辞赋30789篇。而《全唐诗》共收录诗作49403首、作者2873人、字数600万字;《全宋词》共收录2万余首、作者1千余人、字数260万字①。“两《全》”的字数总和仅为《历代辞赋总汇》字数的零头。从历史资料和信息容量上看,诗词因受体裁的限制,其所承载的信息多是或泛泛表达、或洞微就文,往往点到即止,因而,“两《全》”所包容的史料和综合信息,与《总汇》是无法比拟的。《总汇》在内容上,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自然、社会、人文、历史的全部门类,其庞大的信息容量像一座永难掘尽的金矿,也是中华文学另一大贡献。另外,除从体裁上直接归入《总汇》中的赋作外,从应用角度看,整篇或部分段落以赋文笔法构成的檄、铭、诔、论、记、序、书、志、策、表、奏、疏、诏、对、颂、赞等命名之古文,也广泛充斥于各种史料和文学作品中,总量难以统计。

赋,以其包容性、审美性、适用性,成为传统文学中几近唯一的能兼以和谐的声韵、精美的文字,将物、事、人及情志、思想全面承载的文体。正是这种容量大、格律约束小、美学特征明显的特点,使赋在新时代焕发出别具一格的文学活力。

 

三个关键词:辞赋复苏 喜忧参半 创作导向

 

【辞赋复苏】

辞赋曾以其“兴废继绝,润色鸿业”②而成为西汉皇室主流文学,东汉以降,更以其“铺采摛文,体物写志”③而为文士们所普遍喜爱。自隋唐将诗赋列入科考内容后,赋,又因其“体国经野,义尚光大”④ “因文寄心,托理全制”⑤而逐渐扮演了科考主角,成为所有习文入仕者必修课题,继而也催生了辞赋这一“王谢堂前燕”渐次“飞入寻常百姓家”。历数各代文豪雅士,几乎均有美辞佳赋传世,仅北宋范仲淹一人就留下律赋35篇。很多朝代的辞赋人物群体,均已成为名耀中华文学史的亮点与品牌,甚至出落为固化词汇。如“秦汉十英杰”“汉赋四大家”“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初唐四杰”“元嘉三大家”“屈宋”“枚贾”“扬马”“班张”“潘陆”“鲍庾”“韩柳”“皮陆”等等。颇具文采的皇帝,诸如汉武帝刘彻、魏文帝曹丕、梁武帝萧衍、梁元帝萧绎、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宋仁宗赵祯、清康熙与乾隆等亦均见赋篇传世。

2000多年来,辞赋走过的每一步,无不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足迹。但民国以后,因传统文化饱受蹂躏,古典文学亦随之凋零、暗淡,辞赋文学几成断代,院校不试,作者不继,新作不见,报刊不载,媒体失位,文学失忆,辞赋疏远了庙堂,冷漠了大众,走向了式微。受其影响,主流媒体之语言文字亦渐趋匮乏、浮浅、空洞。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物质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有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呼唤,催生了辞赋文学的进一步苏醒。近年来,在自媒体平台的助力下,辞赋文学亦如雨后春笋、自下而上地浮滥成势。

辞赋发始于先秦,鼎盛于两汉,蜕变于六朝,立科于隋唐,革新于唐宋,繁衍至明清,式微于民国,复苏于当代。近20年来,在不同组织开展的各类与辞赋相关的研讨会、论坛、研修班上,都谈到了“辞赋复兴”。纵观中华辞赋发展历史,综合考量当代辞赋的作者数量、作品质量、普及程度、研究力度、鉴赏水平等因素,我认为,所谓当代“辞赋复兴”,当处于苏醒、萌芽之起步时期,阶段定位可称为“辞赋复苏”或“辞赋复萌”。

 

【喜忧参半】

综观中国辞赋发展现状,可谓喜忧参半。

一是在辞赋作品质量上喜忧参半

喜的是:对辞赋产生兴趣、并敢于提笔作赋者日渐增多,网间屏上也经常有质量上好的作品出现。从十余年来、全国各地组织的百余次辞赋赛事作品情况看,近三两年的应征作品质量明显要好于十年前。

忧的是:作者虽多而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处在临摹起步阶段。囿于文化积累与创作笔力,作品质量普遍不高。又因缺乏好的学习平台与交流机会,部分作者搞了多年辞赋研究与创作而水平仍无长进。但因基数较大,又有自媒体时代的传播便利条件,这些作品充斥网屏,在外行们的推波助澜下,一些劣辞滥赋霸占眼球,有些劣质作品甚至被个别掌握权钱、却审美低能者奉为“大作”,镌刻于公共空间,不仅造成了不良影响、误导了民众,更是玷污了中华文学,贻笑千古。

二是在辞赋社团组织建设上喜忧参半

喜的是:中国楹联学会成立了诗赋委员会和辞赋文化院、中华诗词学会正筹建联赋工委会、中国韵文学会也下设了赋学专委会。部分省、市近年已经陆续成立了辞赋研究与创作社团。如浙江省辞赋学会、陕西省赋学学会以及辽宁鞍山市、四川南充市、江西萍乡市、河南安阳市、湖南岳阳市等均成立了辞赋社团组织。县区以下辞赋社团,以及民间自发成立的、具备一定规模的辞赋研究与创作组织,据不完全统计,已多达近两百家。院校方面,如南京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南昌大学、广西师大、山东大学、洛阳大学、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等均成立了辞赋专业学术机构。有些社团组织在辞赋创作、研究、交流、赛事活动等方面开展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借助网络和移动媒体平台,近年来推出了大量的辞赋作品,涌现出越来越多相对年轻的作者,对辞赋氛围的营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忧的是:目前全国仍缺乏“国家一级社团”级别的辞赋组织和学术机构,弱化了辞赋影响力和发展动能。经各级民政机构登记注册的和民间自发组织的各类辞赋研创组织多而杂,不能形成有效辞赋研究创作、培训交流的整体力量。部分大学开设的辞赋研究机构,也大多只有1-2名骨干业余牵头,既没有创作力量的跟进和支撑,又不能沉下“面子”与社会辞赋创作力量有效融合。从发表的论文上看,大多只是搜集、拼凑一些古人的研究成果,变成自己的论文发表算完成了任务,缺乏人气,缺乏生机,缺乏活力。

三是在辞赋作者年龄上喜忧参半

喜的是:在近年各地开展的辞赋赛事中,逐渐涌现出一批80后、90后的优秀青年作者,部分作品质量可圈可点。在年轻作者的职业身份上,也几乎囊括了党、政、科、工、农、商、学、兵等各个领域。

忧的是:就全国总体形势看,作者年龄普遍相对老化,缺乏年轻队伍的跟进继承。2011年,中华辞赋社组织了一次较大型的辞赋研讨会,参会辞赋作者的平均年龄高达66岁,到十年后的今天,当年参会的骨干作者已去世了两成多;2013年,我在沈阳市进行的一场辞赋讲座,参加者的平均年龄也达到50多岁。年长者多为退休人员,不仅创作活力欠缺、笔力萎弱,在操控辞赋研创与开展相关文化活动的话语权、影响力上亦显处弱势。

四是在辞赋教学上喜忧参半

喜的是:近年来,一些线下辞赋研讨班、培训班陆续开设,参加者少则数十人、多者百余人,对渲染氛围、培养兴趣、引路入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如中华辞赋社连续三年在北京组织了辞赋研讨(培训)班,每期参加者均达七、八十人以上;辽宁沈阳、大连、鞍山及河南安阳等地也组织开展了的辞赋培训活动。线上也陆续出现了一些辞赋讲座与创作交流活动,部分辞赋学习班也陆续开设。如“静山赋院”、“绍康说赋”、“诗赋联盟”等。总体上,辞赋教学与培训力量在逐年增强。

忧的是:赋教工作缺乏权威的组织机构,缺乏规范的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师资力量,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撑,现仍处于“师”出无名、占山为王、散兵游勇状态。我在某个培训班上听过几名年长老师的授课,几位都在讲辞赋的发展史、分类、重要性、影响力甚至“辞赋创新”等。一方面,所讲的内容多交叉、重复,个别地方,如赋史、分类等,还各持己见并互相矛盾,初学者会听得一头雾水。另一方面,都不触及辞赋作品的具体美学品格、不讲解辞赋创作。言赋必汉,例赋必宋。言赋必汉时,却不能深入分析汉赋规律、特点与利弊;例赋必宋时,又只讲近代选入学校课本中的几篇“文体赋”,甚至将一些骈文、序、记、古代散文名篇都当作赋例来举。而更能体现出赋体文学魅力的六朝至唐宋、尤其海量的清朝赋作,佳例浩若烟海,却似乎被讲座者集体忽略掉了。在大学中,近年的辞赋教学究竟是什么状况我尚不清楚,但从一些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身上所表现出来对辞赋的认知力、创作力来看,只能说是“这次第,岂一个‘忧’字了得”。

五是在辞赋传播与推广上喜忧参半

喜的是:近年来,一些政府、企业、学校、景区等对辞赋的适用性认知逐渐增强,为挖掘文脉、宣传形象、打造品牌、提增影响力,甚至不惜重金地开展辞赋征集活动。而在各类碑记铭文的需求中,辞赋又经常扮演着最堪胜任的文学主角,促使赋作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提升了辞赋作品的影响力,激发了作者的创作力,也催动一些有诗词基础的作者开始探索性作赋,有力助推了当代辞赋文学的发展。从国家级媒体来看,除《中华辞赋》期刊连续多年刊登辞赋作品外,《光明日报》百城赋征集、国家六部委联合举办“中华诵• 经典诵读大赛”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大赛”、央视录播的辞赋诵读等,都对辞赋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极大的引领作用。地方主流媒体也在多点开花式地刊播辞赋作品,社团组织及民间文学群体也纷纷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内部”出版物,专业网站与自媒体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以铺天盖地之势推出大量的辞赋新作。这些活动,有效激发了民间创作活力,培养了人们研赋、爱赋、作赋的兴趣。

忧的是:一方面,在人们对辞赋的鉴赏力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泥沙俱下的传播与推广,会给一部分初学者对辞赋的认知造成不好的影响,尤其是当这些人同时又掌控影响力较大的传播平台并参与评论时,负面影响更大。另一方面,社会需求使一些作者不得不按照“老大”的意图创作,因而让一些作品变得体裁上似是而非,艺术上不伦不类,文字上或牵强拼凑、或阿时趋俗等等。再一方面,一些非内行的文学名人应邀作赋,本为写小说、写散文、弄新闻、作歌词的行家,但对于辞赋,连最基本的押韵、平仄、骈对常识都没弄明白,却也执笔硬写,再被一些外行的“评论家”们在“大媒体”上一顿胡吹海捧,负面影响尤甚。另外,辞赋作品的表达方式创新和实用价值挖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这方面,我这些年进行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探索,我将在本文“辞赋实用性”一章详细例述。

 

【创作导向】

在“辞赋创作导向”一章,本文是以“当代辞赋宣言”的口吻撰写的。重点强调了辞赋的内容和思想性,提纲如下:

一是要把握正确思想导向,为人民创作。辞赋创作要瞄准人民需求,反映人民心声,扣紧人民期盼。要注重增广受众,贴近群众,服务大众。要从人民的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二是要贴紧社会发展需求,为时代放歌。要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主动将个人笔墨汇入时代潮流,与新时代脉搏共振。不断挖掘创新潜力,激发创作活力,增强创造动力。要唱响主旋律,传播新思想,褒扬新风尚。

三是要追求高尚道德境界,为心灵导航。赋作不仅要带给人以美学艺术享受,还应注重关照现实、温润心灵、陶冶情操。要充分发挥辞赋的艺术魅力、道德推力、应用活力,以赋承德载道,以赋成风化人,以赋凝心聚力,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四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先贤继学。辞赋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想教化、道德理念,为辞赋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和内容指向;其审美习惯、文学范式、艺术技巧、史迹典故等,又为辞赋创作提供了独特视角和丰厚素材。辞赋创作,要汲养于中华哲学,浸墨于中国底色,出彩于中华审美,要融汇胸中正气、腹内底气、笔端灵气,在内容上囊括天地人,在思想上讴歌真善美,在艺术上激活精气神。

五是要不断推出优秀作品,为艺术增色。优秀赋作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价值。宜追求通而不俗、雅而不晦、奥而不涩、藻而不浮的表达,宜争取立意出妙、谋篇出彩、遣词出精、造句出警的效果。

盛世兴赋。辞赋作品正以其博大精深、典雅绮丽、铺采摛文之长,逐渐出演其应有的文学角色。

(作者:孙五郎,中国楹联学会辞赋文化院院长)

 

注:

①前述一组数字,参考丁红宇《关于中国辞赋事业发展现状及其新时代复兴对策的思考》

②汉•班固《两都赋序》

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⑤西晋•皇甫谧《三都赋序》

 

2022年6月11日 16:5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