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楹联第一门户网站!    咨询电话:010-68212557  68218567

中国楹联学会对联师资首期培训综述

网站首页    联坛新闻    联教简讯    中国楹联学会对联师资首期培训综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楹联学会作为全国性社会组织,自成立以来,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积极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担起推动对联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弦歌不辍千秋业,薪火长催四季春。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中国楹联学会对联师资培训首期网络教学,以丰硕的成果,向社会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2个月的培训期,24学时的教学,近300名学员,在中国楹联学会领导的指导下,在学会培训部的组织下,在对联教学专家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虽然受到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仍圆满完成了全部课程,收到了预期效果,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

 

领导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实施

 

“作为首期网课,我们对常规教学大纲进行了适当调整。一是针对对联师资的需求,强化了赏联、教联、用联等教学内容;二是尽量宽泛地拓展知识面;三是尽量多地安排联界名家参与授课”。李培隽会长在开班动员讲话中,重点强调了本次培训的实用性与创新性。学会领导对首期师资培训网络教学非常重视,李会长在开班时提出了希望,在结业仪式上,对参训师生给予了肯定与鼓励,使讲师与学员增强了传承发展对联文化的信心与动力。

 

李培隽会长分别在开班和结业仪式上讲话

 

培训过程中,李培隽会长全程跟踪指导;名誉会长蒋有泉、名誉副会长叶子彤、常务副会长肖良平、副会长陈伟明、方留聚、鲁晓川不仅以视频祝贺,还亲身参与授课。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本次培训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保证。

 

几位副会长在开班仪式上致辞

 

培训部作为中国楹联学会的职能部门之一,在学会的领导下,从培训筹备到培训结束后的学员延伸服务,专业、专心,细致周到。

“学员报名、信息整理、建立微群、设立学号、指导学员使用学习软件、统筹协调讲师课件、讲师试线等”,培训前,在学会会长助理、办公室主任林向阳先生的指导与协助下,培训部精心有序地进行组织筹备。培训部工作人员还两赴大连甘井子区,专程落实安排线下分课堂,协调网络技术教师进行全程技术保障,报请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反复研究确定在疫情状态下如何组织教师线下集中听课事宜。培训中,培训部协调讲师授课、进行课堂主持、安排师生互动、辅助教学、沟通学员、批改作业、保障网络、参与评审试卷等。培训后,培训部仍然保持与学员互动,指导创作,解答疑问,实现了课堂延伸。本次培训,思想统一、协同合作是培训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培训部人员赴大连商讨线下分课堂安排事宜

 

合理设置课程 创新培训模式

 

对联文化的普及提高、传播发展,对联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国楹联学会一直注重对联师资的培养。本次学员中,教育工作者占比达三分之二。培训部在教学大纲中,特别增设了“对联教学”课程,占总课时的八分之一;为增强对联文化的实用性,开阔对联教师眼界,利于对联传播与呈现,又首创增设了“对联应用”教学内容,课时占比十分之一。两项内容的增设,使学员对对联文化认知更全面,站位更高。课程设置,以培养学员对联文化综合素养为主,以培对联教学师资为核心,突出了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相对于目前社会上其他对联培训课,本次培训还增加了“对联鉴赏”的比重,同“对联创作”一样,各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

本次培训,以“提高学员知联、赏联、作联、教联、用联的能力”为原则,以“使学员通过培训学习,具备有兴趣、知格律、会欣赏、能创作、善教学、懂应用以及可组织开展对联活动的能力”为目标,全部课程为对联概述、对联鉴赏、对联创作、对联教学、对联应用、对联活动组织六部分,涵盖了对联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培训反馈可知,不同基础的学员收获都很大,超过了预期效果。“培训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成为培训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

 “创新培训模式”是本次培训活动的亮点。疫情之下,培训采用了“讲师直播+线下分课堂+线上网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增设了开班和结业仪式、线上线下互动、课后作业、结业测试、评选优秀学员和颁发对联教学资格证书等环节。线下分课堂设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分课堂共100名中小学教师,每次集中听课25人,轮流到场,其他则线上听课。线下分课堂的学员,营造了集体学习的氛围,讨论交流,切磋体会,提高了学习效率。线上学员在课后通过观看回放,反复学习,并在微信群里交流或单独向讲师请教。多种形式结合的创新培训模式,为高效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线下分课堂聆听李培隽会长在开班仪式上的动员讲话

 

选聘名优教师 授课高效丰富

 

 “业界的影响力、学术理论水平、教学经验、教学对象、普通话水准、授课长项、教学吸引力以及地域、年龄、性别等”,是培训部选聘讲师综合考虑的元素。培训前,培训部与讲师就授课内容多次交流沟通,结合讲师专业特长对应安排授课内容。受聘讲师精心准备课件,提前报送培训部统筹,按要求调整课件的内容与时长。每位讲师都很重视,认真编写课件、认真备课。为保证授课质量,部分讲师多次联系培训部提前试线,熟悉授课软件。本次培训共有20名授课讲师,不同讲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各异,以多元化、互补性,增强了学习效果。优秀讲师的选聘,是本次培训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灵活、高效、丰富的课堂教学,是本次培训的又一亮点。讲师课件精美、图文兼备、声情并茂,充分利用了音视频资料等线上教学手段授课,增强了学员的听课兴趣,调动了听课积极性,师生互动效果良好、课堂气氛活跃。每课课后,都留有作业,并增设了作业讲评环节,使学员在实战中不断巩固提高。学员们一边听课,一边又能通过“聊天室”留言互动,或积极参与讲师提问环节,使网络课堂充满了现场感、亲和力、交互性。

蒋有泉先生以他多年积累的对联知识,讲授了对联定义、分类、起源发展等,为学员认知对联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对联鉴赏课中,叶子彤、鲁晓川、孙五郎、王家安、宋少强以丰富、新颖的内容,从对联基本规则、对联忌避、特类对联、对联故事、对联哲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既通俗易懂,又直观、深刻;

 

对联鉴赏课掠影

 

在对联创作课中,贾雪梅、卜用可、赵秀敏、曾小云、应绿霞,凭借多年创作与教学的丰富经验,深入浅出、清晰透彻地传授了对仗、修辞、创作技巧、专用对联创作等内容,实操性很强;

 

对联创作课掠影

 

在对联教学课中,刘红艳、张丹薇、周黎霞从对联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享大量的实践案例,详实生动地传授了对联教案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内容,三位讲师多年来一直在对联教学的第一线,他们的授课内容针对性强、实用性高,为学员传授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对联教学课掠影

 

对联书写、对联应用以及对联赛事的组织、活动开展等,同样是对联文化传播、发展的关键。本次培训中,肖良平、方留聚以及90后的青年讲师赵继杰,分别就这些内容进行了充满新意的讲授。肖良平先生为使学员更直观地掌握书写对联的各种字体特征和章法布局,在课堂上进行现场书写直播。培训部还特邀了央视总台导演李健先生,以书法典实印证对联发展史,对一些民间对联故事的真伪、对联书贴,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考据观点。本次培训中,拟讲授“对联组织建设与文化活动基地建设”的副会长陈伟明先生,培训前精心准备了课件,并多次熟悉授课软件,但因感染新冠较严重未成授课,其授课内容将安排在以后的培训中。为使学员最大限度地获得对联知识,培训部还安排副主任田世杰利用每堂课的剩余时间,插缺补时,积极为学员补充传授对联知识点。

 

对联的书写、应用与对联赛事的组织、活动开展课堂掠影

 

每位讲师都把自己最拿手的知识、最擅长的内容、最深刻的感悟,在很短的时间内,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在课上课下积极解答学员疑问。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受益匪浅,以前不明晰的知识点,通过学习明确了。这次参训,不仅开阔了眼界,更是学到了丰富的对联知识、对联创作技巧,还首次学到了对联教学方法、对联应用、对联组织建设等知识,感觉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认知对联的文化价值和艺术规律,增强了对联文化自信。高效而丰富的课堂教学,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习热情高涨 努力克服困难

 

 “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态度端正”,学员们在本次培训中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表现了坚定的学习毅力和勤奋的学习精神。学员来自全国26个省(直辖市),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23岁。从按时上课、课堂互动、群内讨论、咨询讲师、完成作业、听课笔记、体会分享、提交测试卷等情况看,学员们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对联水平提升得也非常明显。尽管正处于新冠高发期,许多学员仍带病坚持听课,甚至在病床上一边输液一边听课,有的学员想方设法处理好工学关系,有的学员克服严重的家庭困难,坚持听课。听课率平均达到了85%以上,课后作业完成率达到了98%,结业测试完成率达到了100%。没按时听课的学员,也能及时通过回放进行学习。培训中讲师引领传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呈现出一派互学互励、生气勃勃的景象。

因时值新冠疫情高发期,培训部根据讲师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课程,保证网课顺利进行。培训部、讲师、学员之间,不仅进行了课上课下的高效课程互动,更是进行了深度情感交流与沟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使对联文化成为了师生沟通情感的桥梁,成为了传递友谊的纽带,成为了文学生活的主角。

 

学员积极参与互动,分享学习体会

 

一片丹心承国粹,两行气象铸风流。中国楹联学会首期培训,是一次践行对联发展新理念、试行对联培训新方式的举措。通过培训,参训学员们知联、赏联、作联、教联、用联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对联兴趣更加浓厚,对联视野更加宽广,对联格律更加了解,对联的鉴赏能力、创作水平、教学能力均有了长足进步与提升。正如李培隽会长在结业仪式上所讲:“通过本次培训,中国联界,又诞生了一批新的对联行家。”

 

(中国楹联学会培训部)

 

2023年3月14日 16:4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