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楹联家协会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南京市楹联家协会 讯)5月26日上午,南京市楹联家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在南京成功召开。会议收到了来自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楹联报》社、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西安、长沙、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各省、市、区楹联组织,以及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协会名誉主席、原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梁东,原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省党校校长冯敏刚,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萧平等个人贺联贺诗两百多件。中国书协原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南京市楹联家协会首席顾问言恭达、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南京市人大十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张俊、市政协原副主席俞明、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任家龙,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会长周游、副会长魏艳鸣、武警工程大学副校长傅沿江将军、南京市诗词学会会长刘任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对上一届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选举书法诗联名家邢曼丽当选协会主席,江苏省楹联研究会驻会名誉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原协会主席袁裕陵,受邀将以名誉主席的身份继续关心协会发展,为推动楹联文化的传播继续贡献力量。
楹联从娃娃抓起,接班人正在茁壮成长
回顾过去5年,南京市楹联家协会在推广楹联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袁裕陵告诉记者,协会自打成立以来,就一直在致力于推广弘扬传统文化。不仅从娃娃抓起,在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致远初级中学、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南京市六合区广益小学等中小学里建立了楹联诗词歌赋教育基地,而且继续深耕民间,在新街口街道、阅江楼景区的基础上,又发展和开拓了清凉山崇正书院、莫愁湖公园、大板巷文化街区、溧水状元坊和溧水东庐学校等楹联诗词教育创作基地。
“推广的成果让我们协会所有人都特别欣喜!去年南京举办的‘城门挂春联’新苗奖,我是评委,获奖者有90%以上都来自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另外,六合区广益小学还把楹联化身为学校铃声,置身校园,无论上课下课,都有楹联相伴,文化氛围非常浓郁!” 袁裕陵满脸欣喜地说。
薪火相传,把楹联的星星之火洒满民间
今天,袁裕陵把继续在民间推广深耕楹联传统文化的火炬传递给了新任主席邢曼丽。邢曼丽表示,未来将带领协会全体成员,通过举办各种公益活动,让楹联诗词歌赋更加贴近百姓,潜移默化地向民间播撒出楹联的星星之火,静待花开。
邢曼丽,是从军旅生涯中走出的一朵铿锵玫瑰,她自幼就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热爱诗词和书法。在军中,她不仅是军医,更是部队为数不多的女军旅书法家。闲暇之余,常以笔墨表现自创的诗联作品。“曼妙笔开书画境,丽藻词抒蕙兰心”是同行给予邢曼丽的至高褒奖,被业内称为“书法碑帖兼容,诗词秀丽敦厚”的“军中女才子”。转业后,在文化部门从事群众文化、书画艺术,成为南京市文联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临近退休,她又把自己全部心力投入到南京市楹联家协会这个民间组织中,继续楹联诗词歌赋的推广工作。
协会副主席曹福华告诉记者,“新任主席邢曼丽,在协会诞生之初,就是最早的发起人之一,也是第一届副主席。她当时和袁裕陵主席一起,为了协会的成立而四处奔走,协会能成立并发展到现在,特别不容易。”
据了解,南京市楹联家协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一没编制、二没经费、三没办公地点,要想发展和传播楹联文化,只能自筹经费。协会里的楹联家们常常互相调侃:“我们还有‘四有’啊!我们有抱负、有业绩、有情怀、有人才!”
袁裕陵深有感触的说:楹联家协会能健康发展、要特别感谢言恭达先生,十年来,会刊《南方诗联》,就是在江苏省言恭达文化基金会的全力襄助、支持下,一年四期每期印数5千份,以诗、词、联、赋、书、画等精品艺术形式展示南京楹联文化新形象,赠寄全国各楹联、诗词等文化社团和个人。被中国楹联学会评定为‘全国优秀楹联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