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楹联学会九届二次会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北京 中联宣)2025年2月20日上午,中国楹联学会九届二次会长工作会议(线上)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总结过往工作经验,规划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中国楹联文化的繁荣与传承。会长李培隽,常务副会长肖良平、陈伟明,副会长方留聚 、鲁晓川 、潘文海 、卢晓 、何小平 、张小华 、王家安 、肖闽森 、易凡,名誉会长蒋有泉,名誉副会长叶子彤,秘书长林向阳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肖良平主持。
李培隽首先发表讲话,对学会的以往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他指出,学会在楹联创作、文化普及、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楹联创作方面,学会组织的各类主题创作活动激发了广大楹联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涌现出了一批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优秀作品;文化普及工作也成效斐然,通过走进校园、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开展楹联知识讲座、创作培训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了楹联文化;学术研究领域,举办学术会议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参与,推动了楹联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大局意识。紧密围绕党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发挥楹联文化作用;二是下到基层。这是我们的基础,要厚植根基,彰显人民性和大众性;三是带头作用。各级楹联组织带头人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做好组织管理、宣传普及、培训提高等工作,认真切实履行好职责,更好地带动楹联人发展和楹联文化繁荣;四是特色优势。希望各级楹联组织潜心发现挖掘、研究整理当地的“特字号”,着力形成楹联文化百花齐放的局面。
与会成员分别就各自分管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设想。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楹联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加强会员管理、拓展服务领域、促进楹联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等重要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为学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最后阶段,李培隽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强调,楹联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风尚的重要使命。学会全体成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文化发展政策,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开创楹联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此次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学会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力量。相信在学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楹联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会议确定了中国楹联学会2025年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之年,我们按照中国楹联学会“九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楹联文化和楹联事业发展中来,明确既定的方向,迈出坚实的步伐,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争取在重点领域和重大工作上有所突破。
一、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各楹联组织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联系楹联现实发展实际,动员各团体会员、个人会员把握楹联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践行楹联与“两个结合”、楹联与“双创”、楹联与新时代的具体实践,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续写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
二、为庆祝春节申遗成功,确定2025年为中国楹联学会“非遗宣传年”。做好“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保护工作配合单位的工作,拟与各楹联组织试行申报确认中国楹联非遗传承单位和个人。与有关方面举办楹联非遗学术会议及展示活动。
三、精心组织党建主题重大楹联活动。配合高校精神谱系宣讲,组织好“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巡展。与法治日报、北京楹联学会共同举办“法治号中国行——红色法治楹联作品征集宣传活动”。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联墨展览等活动。
四、广泛开展楹联创作研讨活动。把握传统文化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围绕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动员楹联组织和社会力量,广泛开展楹联采风、创作、征集以及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努力推动楹联文化的持续发展,创造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五、重点抓好楹联普及教育。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结合所在省市地区的发展战略,紧密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积极带领楹联组织,深入基层,重点下沉,重点突出,项目优化,为基层人民群众做楹联实事、建楹联实效,打造文化品牌,树立示范典型。
六、不断加强楹联理论评论研究。主动开辟楹联理论评论研究的新思路、新领域,向楹联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拓展。持续加大《联律通则》推广普及力度。配合做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总结、交流,开展楹联匾额与建筑、园林以及社会生活的研究探索。加强各高等院校、文化学者、楹联理论工作者的联系,加强楹联理论评论队伍建设。
七、2025年十项重点工作任务:
1.开展元旦春节写福字送春联系列活动。(与北京市密云区共同举办“文明实践,翰墨志愿,万福迎春”活动。参与湖北省随州市集体婚礼新春祈福活动。)
2.做好“非遗宣传年”的有关活动。(举办以《联律通则》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申报中国楹联非遗传承单位和个人工作。与有关方面举办联墨非遗论坛展示活动。)
3.组织“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巡展。
4.与法制日报社、北京楹联学会共同举办“法治号中国行——红色法治楹联作品征集宣传活动”。
5.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央博数字平台)开办《对联中国》栏目。
6.为炎帝风景名胜区、寿县文庙等地打造楹联。为龙岩市永定区打造土楼和红色楹联景观。
7.开展采风创作慰问活动。(组织“非遗之旅”赴剑阁县、苍溪县等地开展采风创作活动。“八一”前夕组织赴北海舰队慰问活动。)
8.推进《对韵新声》《全国风景名胜楹联图录》编撰工作。
9.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举办”非遗里的楹联习俗”专题研讨。召开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10.举办1—2期对联师资培训班和联墨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