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楹联第一门户网站!    咨询电话:010-68212557  68218567

网站首页    联赛征集    关于征集G5京昆高速公路剑门关收费站楹联的启事
010

关于征集G5京昆高速公路剑门关收费站楹联的启事

 

中国楹联学会

中共剑阁县委宣传部

剑阁县交通运输局

 

关于征集G5京昆高速公路剑门关收费站楹联的启事

 

 

各地楹联学会、广大联友:

剑阁县幅员面积3302平方公里,人口68万,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楹联文化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贡献楹联文化力量,不断推动楹联文化融入生产生活,结合扩容改造项目即将完工的实际,特面向全国联友公开征集G5京昆高速公路剑门关收费站楹联。

该高速公路收费站是G5高速公路西安与成都的中间站点,当前日通行车辆高峰量约6500余辆。距剑门关、翠云廊风景区约8公里,是到达剑门蜀道核心地段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位于剑阁县城南郊,紧邻剑门关游客集散中心文化广场和大蜀道博物馆。

即将扩容完工的收费站5进7出共12车道。中间4柱有效离地高度8.23m,两边4柱有效离地高度6.43m。效果图如下:

 

 

 

一.数量和使用方法

 此次征联共评选产生4件作品,由专人书写,刊刻于该收费站长期供过往车辆和游客观赏。刊刻内容由举办方根据建筑物风格和大小面积确定,内容包括楹联内容、作者和书写者信息(仅限姓名和地籍)。

 

二.创作要求

 作品必须为原创,无著作权纠纷。抄袭、明显窜改他人已发表或已知作品,或投发已在其他地方投稿、发表、获奖的作品,一经发现一律取消该作者参选资格。

 该收费站原有楹联作品参加投稿的,请注明原有楹联。

 应征楹联作品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中国楹联学会最新公布的《联律通则》,以5至14字中短联为宜,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展现文化自信。要符合剑阁县历史、地理、人文、经济、景观等文化特点,要求思想性与文学艺术性并重,契合收费站楹联使用需要。

 

三.创作奖补及作品权限

 此次征集,由中国楹联学会组织专家评选,依先后顺序共推荐8件作为获奖作品,在中国楹联学会官网公布无异议后,由举办方共同发给获奖证书。并根据最终使用情况评出一等奖1件奖给现金30000元,二等奖1件奖给现金15000元,三等奖2件各奖给现金8000元,优秀奖4件各奖给现金5000元。最终使用的4件楹联作品,由举办方共同颁发入选证书。

 该获奖的8件楹联作品,举办方享有使用权,作者不得另投他用。使用权包括在该收费站刊刻展示,同时包括以电视、报刊、网络图文或视频、图书、篆刻等形式刊登、发表、出版宣传等用途。

 举办方对本次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所有入选作者视为同意以上条款。

 

四.结果公布

 入围作品和最终使用作品,在中国楹联学会官网公示和公布结果。

 

五.投稿方式

 1.一人可投多联。作品用典集句要注明出处,必要时可附加简短释义或说明文字。

 2.每位投稿作者需要随作品提供个人真实信息(姓名、地址、电话)和个人简介。

 3.投稿邮箱:jciylds@163.com(勿用附件及印影件方式)。

 剑阁县相关情况咨询联系人:

 县委宣传部:袁先生13547171808  QQ457637877

 县交通运输局:贯先生13419218993  QQ1126585617

 4.投稿截止日期:投稿截至2024年10月8日12:00。过期投稿无效。

 

附件:剑阁县相关文史背景参阅资料

 

 

                           2024年9月6日

 

附件:

剑阁县相关文史背景参阅资料

 

 

剑阁与剑门关

 

一、关于剑阁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据蜀,在黄芦城——即今剑门镇青树村建立汉德县。此为剑阁境内最早的县级行政机构。

最先在书面上提出“蜀门”“剑阁”的是张载。他于西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即三国后期蜀国灭亡的第23年,吴国灭亡的第6年)在《剑阁铭》中说“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

正史中第一次提到剑阁的是成书于公元290年的《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内有“(张)翼、(董)厥(jué)甫至汉寿,(姜)维、(廖)化亦舍阴平而退。适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的记载。

成书于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年)的《华阳国志》,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和这些地方的出产与历史人物,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之一。在《华阳国志·汉中志》中有载“汉德县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有阁尉,〔领〕桑下兵民也。”同时,《华阳国志》阴平郡平武县“有关尉……刘先主时,置义守,号关尉。”另,《太平寰宇记》中还引用了一段《华阳国志》中的佚文“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始为飞阁,以通行道。”这就表明虽然《史记》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只有到了三国时候,刘备称帝、孔明相蜀之后才有剑阁之说。而当时大小剑山之间只有“阁道(加雨棚的栈道)”而无“关”,所设的守卫部队叫做“阁尉”而不像阴平郡平武县那样叫做“关尉”。由此可知,诸葛亮在此设的是“剑阁道”而不是“剑门关”和“关尉”。这期间或许有“关”那样的建筑,但名声不显,更不见诸于史料记载。

西晋永和年间,成汉大臣李奕自晋寿(今葭萌)起兵反叛,桓温带兵入蜀平叛,永和三年灭了成汉。《晋书·地理志》载“桓温入蜀后……又于晋寿置剑阁县,属梁州,后孝武帝分梓潼北界立晋寿郡……罢剑阁县”即永和三年(公元347年)首置剑阁县,位置在大剑溪与清水江交汇处,即今天的下寺镇大仓坝。直到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废去,期间存在43年。

之后,在南朝刘宋大明中(457--464)于现今剑阁县普安镇乔置南安郡。所在之处先后置南安郡、南梁州、安州、始州、普安郡、剑州、普安军、隆庆府。

民国二年(1913年)始将剑州改为剑阁县。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在此建立了普安、赤化、金仙等三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同年6月川政统一,剑阁为国民政府14专员公署,下辖广元、苍溪、阆中等11县。新中国成立后延续剑阁县的称谓,由此剑阁才专指县名。

综上可知,剑阁包含了三层意思:

1、本意指的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三十里阁道(加了雨棚的栈道);

2、在唐代剑阁等同于剑门关;例如: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指的是大小剑山这一带地区的行政建制。但是,此地以剑阁为行政建制冠名的时期只有两段历史。一是西晋时期的43年,二是民国二年(1913年)至今的109年,总共152年时间。

二、关于剑门关

宋代所修《剑门关志》节本载:“隋置阁之地皆有关官,而于二剑(大小剑山),尚未置关。唐置剑门县,剑门始置关。皇朝伐蜀,以剑门县隶属剑门关。”《旧唐书·地理志》云“(武则天)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分普安、永归、阴平三县地,于方期驿(今剑门镇)置剑门县。”民国时期张政主编的《剑阁县志》引南宋时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方舆胜览》所载“唐置剑门关及大剑镇、小剑戍。”大概自唐《元和郡县图志》开始,才有“剑门关”之记载。一直延续到现代的许多史籍中使用的“剑阁”、“剑门”之名均指剑门关一地。而经常引用记载“剑门关”的均是公元813年以后的史籍。如: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北宋太宗雍熙四年(987 年)的《太平寰宇记》、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的《资治通鉴》、北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的《舆地广记》以及清代的《保宁府志》等众多史书。在唐代以前的史料如《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均无“剑门关”的记载,就连描写三国历史的明清小说《三国演义》中也只有“剑阁”而无“剑门关”之说。

由此得知,在中唐以前只有剑阁而无剑门关。

 

剑门关历史文化

剑门关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剑门关集雄奇幽秀的自然风光于一身,集关隘文化、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美食文化于一体。剑门关风景区总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一)关隘文化

剑门关关隘。剑门关位于东经105°3′,北纬31°11′的四川盆地北部,正处于北纬30°神秘区的中心地带。因65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脉造山运动的作用,导致这里的岩层中断,形成两道东西倾斜度小、垂直节理强、相对高程在150—200米之间、绵延约140华里的垣岩。这些垣岩群峰连缀、状如城郭、齿仞参天、有如剑植,山势南低北高。南面顺山根走势,趋于平缓,呈现出瓦楞式的梁堡,顺着山脊可到诸峰之顶。然而北面却是悬崖峭壁,如斧劈刀砍,阻断了中原入蜀的道路。金牛道从群峰断崖中穿过,自然地成为连接川陕南北通道。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剑门关的军事、政治意义——既是进攻四川的险阻障碍,又是防御中原的天然依托。

天下第一关。当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大小剑山之间架设飞梁阁道三十里,又见大剑山中断处壁高千仞,天开一线,便在此处立石为门,以为屏障,设阁尉以守。后来诸葛亮五出祁山(《三国演义》为六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三国演义》为九伐中原),都曾经过此地。

自从诸葛亮设剑阁尉后,这里便经常成为地方割据势力的依托。隋文帝为了有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废除了剑阁道,改由葭萌关、桔柏渡走砭道经剑门入蜀(即,今之剑昭公路一线)。宋代所修《剑门关志》载:“隋置阁之地皆有关官,而于二剑(大小剑山),尚未置关。唐置剑门县,剑门始置关。皇朝伐蜀,以剑门县隶属剑门关。”

在我国历史上,关的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城为关”,即在国界或交通要道上人工建立起守卫的城,并以之屯兵驻军;另一种就是“以山为关”,即凭借险要地段、利用自然优势建立起守卫的哨卡和阵地。剑门关的特点是自然天成以山为关,但是又具有以城为关的基本特征。外有第一道防线滚木礌石坡,连绵140里的绝壁就是天然的城郭,关楼内有长达1000多米隘口,如同巨大的城瓮。在隘口中间的金城山、金牛峡出口处为第二道防线,此地一直设有第二个滚木礌石阵,封锁住了关隘峡谷,构成了天然的瓮城。在这样的阵地上,打开关门以高屋建瓴之势可踹破北面敌营,封住南北两端的阵地,则易守难攻、固若金汤。剑门关因天下无双的、自然形成且体量巨大的城郭与城瓮,威震蜀北而锁钥川陕,故:自古以来剑门关就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剑门关关楼。据《剑州志》卷二记载,三国时诸葛亮相蜀,在这里“依崖砌石为门”,后人在此修建关楼。1700多年以来剑门关楼也因天下分与合的大势、战场攻与守的成败而屡建屡毁,又屡毁屡建。民国初年剑阁知事张政最后一次重修的剑门关楼,毁于1935年修建川陕公路的时候。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剑门关关楼再次严重受损成为危楼。经四川省建设厅批准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依据清代关楼原型修建了现在的这座剑门关关楼。于2009年9月开建,2010年4月竣工。关楼共三层,楼高19.34米,基座长19.16米、宽13.6米。(该建筑2010年荣获四川省“天府杯”金奖)

眼底长安。大约是在明代以后,有人在剑门关楼上题写了一幅对联,作者姓名今已轶失。其联曰:

天设长堑壁垒千里,固西南屏障,回头眺锦城;

地鏖短兵历经百战,锁秦蜀咽喉,眼底看长安。

在这里“眼底长安”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文学性地夸张。指剑门高耸入云,可在望中看到长安以及关中平原;其二:指的是剑门关的重要军事意义。退可保全西蜀,进可攻取长安;其三:指的是刘备集团设置剑阁(剑门关)的政治目标“复兴汉室,还都长安”。

(二)蜀道文化

金牛道:秦惠文王意欲吞灭蜀国,苦于有秦岭、米仓山、大巴山阻隔,粮运悬远,后勤保障跟不上,就根据蜀开明王贪财的特点编造故事说:天降五个神牛,能屙金屎,秦国希望把这五头金牛送给蜀国,要蜀开明王派人来迎取。蜀国就命五丁力士开通蜀道,以迎金牛。当其来到大剑山一带时,发现一条巨蛇钻进了一个山洞,只留下尾巴在外。一个壮士去拉,拉不出来,五个壮士同时去拉,结果却把山拉垮了。五位壮士被压死,化为了蜀国北边的座座山峰(五子山)。于是出现了李白在《蜀道难》中所描述的那一幕:“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在剑门关的断岩绝壁间出现了一条通往蜀国的栈道。

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16年用司马错之计,借金牛道灭蜀。学界一般都把这一年作为蜀道开通的最低年限。

 公元前256年-前251年秦昭王任李冰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修筑了都江堰,这至少比剑门蜀道晚60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之后,始筑万里长城,这至少晚剑门蜀道95年。从公元584年(隋文帝开皇四年)到公元610年(隋炀帝大业六年)20余年之间,隋朝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并重修了江南运河,终于凿成和疏通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这至少比剑门蜀道晚900——920年。

(三)三国文化

诸葛亮挥师北伐过剑门。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据《寰宇记》记载: “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并在此建立了一支专属的部队——剑阁尉。因此,诸葛亮是剑阁的开创者。剑阁尉设立之后,诸葛亮分别于建兴六、七、八、九、十二年领兵出剑门北伐中原。最后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0年)八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宝鸡岐山五丈原。

 刘备出川途经剑门。刘备(公元161-223年)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迎接刘备入川,以抵御汉中的张鲁。然而,刘备屯兵于葭萌关(今天的昭化古城)并未讨伐张鲁,却厚树恩德,以收买人心。这引起刘璋的怀疑,双方由此翻脸,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乘机夺取益州。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天破雒城,兵临成都,刘璋投降。在诸葛亮辅佐下,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出兵汉中,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天取得汉中并自立为“汉中王”。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为汉,年号章武。之后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依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曾经四次路过大小剑山之间的栈道。

姜维镇守剑门。《三国志》记载:姜维二十七岁归附蜀汉,随诸葛亮领军北伐。诸葛亮去世后,将复兴汉室的重任交付与他。姜维志继宏轨,北伐中原。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凭借剑阁天险,挡住钟会13万人马不得入川。因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取江油、破绵竹,兵临成都,后主刘禅投降。姜维假意投降钟会,暗中实施“日月幽而复明”之计未能成功。于次年(264年)正月十八遇害。为纪念姜维,人们修建了姜维祠,又叫平襄候祠、钵盂寺。姜维祠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分前后两院,前院塑刘关张坐像,名武圣宫,后院正殿塑姜维坐像,名忠勤祠。现在的姜维祠是2009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间传说,姜维身死,英灵犹存。在剑门关的关隘峡谷中有一个奇特的景观——山是一尊神,神是一座山。整座山就是一个古代将军头像。他头戴一顶将军盔,眉头紧蹙,双目凝重,远望北边,心事重重。这尊像日夜守卫着剑门天险,护佑着这一方热土。人们崇称他为姜维神像。

(四)宗教文化

梁山寺。在剑门关大剑山绝顶,位于海拔1180米的剑门

七十二峰的桃花峰与逍遥峰之间的舍身崖上,民间传为梁武帝修真之地,有古刹梁山寺和梁武帝祠。梁山寺始建于唐,历代有修葺,清时扩建为两进四合院,建筑面积947平方米。正殿为大雄宝殿,宝殿正中塑佛像三尊,端坐莲台,两侧侍立阿难伽耶,两壁厢塑十八罗汉。宝殿右侧即是藏经楼。寺院中有紫荆古树,民间认为其树龄已有千余年,院内有一长方形水池名乌龙池,水深数尺,冬夏不涸。

仙峰观。剑门关隘口西侧小剑山的最高峰金城山顶有一道教修炼场所,叫仙峰观,又称“玉皇”观,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此道观粉墙青瓦,三面悬崖,地势险绝,登上层楼,如置身云端,岷山雪照,剑门云海,尽收眼底。文化大革命中,仙峰观被毁。1975年,剑门人民在仙峰观南坡开垦1200亩梯形茶园,种植茶树。1989年,地方政府和群众筹资重修观楼,给剑门山增添了新的景观。

(五)红色文化

作为出川入蜀的咽喉要道,位于广元市剑阁县的剑门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民主革命期间,围绕这座“天下雄关”,曾先后发生过两次重要战斗—— 一次发生在1935年4月红军长征途中,一次则发生在1949年12月解放战争中。

第一次剑门关战斗在1935年,为了配合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的带领下,顺利突破嘉陵江防线,于3月28日渡江进入剑阁县境内,并趁势夺取了剑阁县城,兵锋直指剑门关。4月2日拂晓,剑门关战斗正式打响,在突击队战士出其不意的从侧面偷袭成功,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剑门关关楼;随后,在炮兵协助下,又经过一系列激战拿下了剑门关周边各据点及最重要的阵地——营盘嘴。最终,红军全歼守敌,一举攻克剑门关,创造了剑门关军事史上的奇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第二次剑门关战斗发生在1949年12月。自12月14日解放广元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60军180师以其部540团为先遣支队向剑门关疾进,并于17日抵达关前。解放军选择从剑门关侧后迂回突袭,在地下党的协助下一举突破阵地、打开通路,迅速拿下关楼。并于12月18日解放了剑阁县城。

红星广场:位于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景区内,于2009年落成,包括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将帅雕塑和石刻标语等。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纪念碑造型呈四面体,碑高19.35米,碑座高4.2米;主碑正前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的题词“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题词下方有一组形象逼真、士气高昂的红军战士主雕铜像;碑座四周嵌有红军来剑门山区后的主要战斗、政权建设等八面浮雕。在其下刻有为创建剑阁苏区而牺牲的红军英烈1200多人的名字。

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由多媒体室、大厅、展厅三部分组成,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向人们展示红四方面军血战剑门时的战斗场景。纪念馆大门右侧,是关于剑门战斗大捷的艺术墙,前面是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纪念馆四壁为剑门七十二峰、千仞绝壁,地下为下沉式沙盘。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示红军在剑阁发生的一些革命斗争和所留下的革命文物;第二部分是观众观看区。观看区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玻璃屏幕背投和投影仪多屏融合技术,通过多媒体生动地模拟出红军浴血剑门关的战斗场景:1935年4月2日,英勇的红军战士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将鲜红的军旗插上了雄伟的剑门关。

将帅雕塑:红星广场上的两尊铜像分别为剑门关战斗的总指挥徐向前和副总指挥王树声。

红军墓:在纪念馆旁,有一座鲍政委墓。鲍政委(?-1935年),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31军91师274团2营政委。1935年4月2日,鲍政委在血战剑门关战斗中与通讯员一起壮烈牺牲,两人合葬于此。原墓只是一座土冢,2010年9月,剑阁县将原土冢砌石修整成今天的模样。鲍政委没有留下完整的姓名,牺牲时年约18岁,合墓的那位通讯员更是连姓什么、来自何方都无人知晓。

(六)军争计谋

“依凭剑门天险、偏安割据四川”是历代地方势力具有代表性的政治主张。在宋仁宗时代就有儒生向成都刺史提出“把断剑阁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事见《宋人轶事汇编》)的观点。因此在剑门关,列营守险是地方割据势力的基本策略,重兵压境则是进攻者的必然举措。攻防双方在此激烈争斗,催生了一系列攻破剑门关的奇计智谋。

关于剑门关前的用兵思想总结起来就是:

1、北向用兵——诸葛亮利用大小剑山北边的绝壁设剑阁尉、姜维列营守险保剑阁。一直延续到1949年12月胡宗南退守剑阁都是采取这一策略。

2、西走阴平——邓艾弄险偷袭成都。蜀汉延兴元年(公元263年)魏国征西大将军邓艾从阴平道避开剑门取涪关(今绵阳)、破绵竹(今德阳黄许镇)、下成都,灭了蜀汉。

3、东进反取——王全斌东渡嘉陵破雄关。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春,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从剑门以东沿嘉陵江而进,取道来苏路,由此反攻剑门,获取大胜

4、引蛇出洞——姚苌施计赚开剑门。从正面调虎离山,使防守方失去天险的依凭。东晋宁康元年(公元373年),前秦姚苌用诈降计,骗取东晋守将周飏信任而赚开剑门,并以夜半偷袭为由将周飏守军骗出,在预设的埋伏圈中将其歼灭。

5、正面突破——梁睿统兵讨伐王谦。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益州总管王谦不服,左丞相杨坚命柱国梁睿为帅入蜀讨之。从正面打开剑阁道,直逼益州,大败王谦。

6、徐向前挥师一战克天险。1935年3月28日,红四方面军突破了川军的嘉陵江防线,在徐向前、王树声的指挥下,于4月2日从东、南、西三个方面对剑门关实施包围,经过大半天时间攻克剑门关,打通了与中央红军会师的道路。

7、解放军高奏凯歌入剑门。1949年12月号称“西北王”的胡宗南部一路溃逃到剑门关,在此严加防守,妄图以剑门关来阻挡解放军进入四川。令其没想到的是,第一道防线的指挥官解华亭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12月17日夜,解放军发起总攻,解华亭就打开了关门,剑门关的第一道防线就这样被顺利突破。

据《剑州志》记载,剑阁历史上曾发生过90多次战争,仅剑门关就打了75次,大约每二十几年就有一次激烈的鏖战。然而,自从诸葛亮设立剑阁尉以来不损一兵一卒就轻取剑门的却只有这一例。

(七)美食文化

剑门豆腐已有近两千年历史。民间故老相传,三国蜀汉景耀六年(263年),蜀汉大将军姜维兵败,退守剑阁,凭借天险竭力抵御魏将钟会。由于连续征战,姜维营中人马疲惫不堪,难以再战,有人就向其献计,号令军中兵士磨制豆腐,以豆腐作为将士主食,以豆渣喂养军马。采用剑门黄豆磨制出来的豆腐不仅细嫩爽口,而且吃后气力倍增,姜维兵马很快恢复了元气,于是拒钟会13万大军于剑阁,三个月未能前进一步。从此,剑门一带的百姓就有了磨制豆腐的习惯,豆腐的名声也逐渐远扬,成为了当地的特产。

制作剑门豆腐的水采自剑门七十二峰的山泉水,剑门山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制作豆腐的黄豆产自剑门七十二峰的石沙地,蛋白质含量极高。这些也是剑门豆腐独具风味的重要因素。剑门豆腐集中了川菜的25种味型和24种烹饪手法,融化了南北豆腐的制作工艺,推出了500多个豆腐菜品,结合民间饮食文化和消费习惯研制了很多剑门豆腐的特色菜品。如:崩山豆腐、怀胎豆腐、鱼香豆腐、锅巴豆腐、锅塌豆腐、雪花豆腐、葵花豆腐、砂锅豆腐、箱箱豆腐、锅贴豆腐、鲢鱼豆腐、水煮豆腐、金钩豆腐、酸辣豆花、醪糟豆花、脆绍豆花……。构成了完整的、现代的、洋洋大观的剑门豆腐宴。仅剑门关镇就有130多家经营豆腐的餐馆、酒店,并开发出豆类系列旅游产品。

除豆腐宴外,剑门关的豆腐干也远近闻名。当地人把经过重压的老豆腐,用刀切成长宽各5厘米、2厘米厚的薄片,然后以柏树枝丫作燃料,将豆腐薄片放在锅上炕成焦黄,再抹上辣椒面、花椒面、炒盐巴等佐料,将数量不等的薄片用细篾丝穿条成串,挂在屋檐下,经过五六天日晒风吹,干透后浓香扑鼻,越嚼越有味道。现在,剑门关已有数家豆腐干制品厂,其产品远销县内外,已成为剑阁旅游产品的重要品牌。

此外,剑阁县的五福重楼民俗宴、剑门土鸡宴、剑门生态全鱼宴、剑门山珍宴以及民间小吃也名声在外,饱受赞誉。

(八)石刻艺术

“直、方、大”

依据“后天八卦”的方位指向,剑门关正在中原的西南边,处于“坤卦”的地理位置上。故《雍正剑州志》载:剑门关“其地属坤”。柳宗元在他的《剑阁铭》中说:“井络坤垠,时惟外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周易·坤卦》的爻(yáo)辞就是“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并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一个有作为的人,要像大地一样具有“平直、方正、辽阔”的胸怀,才能“以厚德载物”,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故,“直方大”是剑阁的地理方位,是治理剑阁的方略,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格言警句。

“直方大”三个字用的是北碑的笔调,取法于《张猛龙》碑。为蜀中著名学者刘咸炘(xin)(字鉴泉,1896-1932年)先生所书。1932年(壬申年)夏天,刘咸炘应其门生—剑阁的赖子畴(字天锡,剑阁县原政协副主席,著名的百岁老人)之请,经广汉、绵阳、江油、梓潼而达剑阁,并于农历七月初一到初二两天游历了剑门关峡谷,登上了梁山寺峰顶。剑门乡绅请先生为剑门关题字,并表示要出资将此字刻于关前,以昭永远。先生当时没有决定,返回绵阳后才考虑以《易经》中“坤卦”的爻辞“直、方、大”为题壁的内容,并赋诗一首:

舟车东达市朝迁,此地如今不用关。

留见方舆真魄力,教人立懦与廉顽。

诗中的“方舆”就是指大地,或剑门的地物地貌。“立懦与廉顽”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意思是:剑门关这块“方舆”所具备的“坤”“地”品格、雄壮气魄,其感化力量之大,足以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以此对“直方大”三字作了更深入地阐释。

 

北伐军行图

诸葛亮当年曾多次经过剑阁。在剑门关隘口东壁上镌刻有四幅巨大的浮雕“北伐军行图”,其中第一幅“北伐”,表现的是军中的前敌先锋。在北伐期间,赵云、邓芝、姜维、魏延、关兴、廖化、王平、张嶷都先后充当过先锋;第二幅“中军”,表现的是孔明成竹在胸、指挥若定、兴师北伐的指挥风度;第三幅“粮草”,反映的是向道路悬远的北伐前线运送粮草的情景;第四幅“乐伎”,展示了蜀汉时期宫廷伎乐百戏的繁荣场景。整个图景反映了前方作战的艰辛,中军指挥的坚定,后方保障的困难,宫廷生活的奢侈,揭示了三国之中蜀国先亡的内在原因。

 

果亲王书“第一关”

果亲王爱新觉罗·胤礼,是清圣祖康熙的第十七子。他精研佛学,工书法,善诗词,精通绘画,文采风流,同时颇富行政才干,在政治上拥戴雍正,得到雍正的器重,受任管理工部、户部及理藩事务。

雍正十二年(1734年)秋天,被称为“诗人活佛”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因故被废,果亲王奉旨赴泰宁,主持第二个六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坐床(继位)大典,并经川入藏送其返还西藏。于次年春天回转时路过剑门关,有感于山河壮丽、国祚(zuò)兴隆,欣然命笔写下了“第一关”三字。这三个字取法于章草,笔笔中锋、笔笔藏锋,神气内敛,雄浑有力,不露出半点锋芒。笔画间不经意地显现出果亲王的为人处世风格。

果亲王写好这三个字之后,就被当地勒(lè)石为碑,立在剑门关口显眼之处。怎奈经过百年之后,因风化剥落,残碑被泥土掩埋。直到1935年修建川陕公路时才被挖出,重新立于此地。

 

云环耸翠

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一位文人途经剑门,有感于剑门关群峰高耸,金牛道翠云环绕,提笔以颜体风格写下了六尺见方的“云环耸翠”四个大字。原石刻毁于文革期间。1986年,剑阁县风景名胜管理局致函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为剑门关写下“云环耸翠”书法作品,经过放大后,于1987年7月请良匠雕刻于高2米、宽1.85米的青石板上,并安放于剑山崖壁之间。

 

剑阁牌坊

牌坊又叫牌楼。中间坊眼正书“剑阁”二字,意在说明此地是千年铁壁雄关地理位置所在。

“剑阁”二字,自古就有。所谓“剑”,是指大剑山七十二峰如利剑排列。所谓“阁”,就是指阁道,即加了顶棚的栈道。坊额文字则对剑阁的来历做了简要的介绍:“大小剑山,奇峰如剑,北向壁立千仞,俨然城郭,豁然中断,天设险关,为金牛道要冲,出入蜀咽喉。诸葛亮相蜀,砌石立门,于峭壁凿孔架木,而成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剑阁是故名矣”(共82字)。

在这里“剑阁”二字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就是指通过大、小剑山之间的三十里栈道,古称“剑阁道”;第二,就是指剑门关,历史上又称“剑阁关”;第三,就是指这里所设置的行政建制,即剑阁县。《晋书·地理志》载:“桓温入蜀后┅┅又于晋寿置剑阁县,属梁州。”

这座“剑阁”牌坊是按照明清时期川北的建筑风格,以当地的青石镶嵌而成。因剑门关是军事重镇,历代在此捐躯者甚多。故,在牌坊顶上的屋脊中央以佛家的“七级浮屠”来威镇下边的“剑阁”二字。剑门关山高水短,最忌天干火亢,故在飞檐斗拱歇山顶屋脊和各个楼脊上均有螭(chī)吻,以为消灾灭火,福佑地方之施。在剑门地区“猪”是农村财富的象征,古人认为:龙猪相交配而诞生象,“象”更是吉祥的标志,故在横梁的“挑方”用象装饰,表示出“出入吉祥”的美好愿望。

在牌坊背面的门柱上有“双崖倚天立,万仞从地劈”是唐代边塞诗人岑(cén)参的名句。南面的门柱上,“剑壁门高三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的诗句则出自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中的第一首。由于这里是三国时期、尤其是三国后期的一个军事重镇,在这座仿古牌坊上,镌(juān)刻了一些《三国演义》上的故事。

 

翠云廊历史文化

翠云廊,以历史文化名城剑阁普安镇为中心,辐射分布在北、东、南三线三百余里的剑门蜀道上,北至昭化古城,东抵阆中,南达梓潼。虽历经千古沧桑,仍然枝繁叶茂,绿荫蔽日,生机盎然。它肇(zhào)始于秦汉,完备于明清,历朝历代对之均有不同程度的补植,是罕见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树群体。

千百年来,由于历史的变迁,翠云廊古柏也累遭天灾人祸的袭击,在“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古驿道上保存下来的只有12351株,有规律地分布在344里的驿道两旁。但“翠云廊”的傲岸气势犹存。“翠云廊景区”小地名叫“大柏树湾”,是翠云廊北段中古柏比较集中的地段。因为交通便利的因素,目前作为景点展示的仅此一段,剑阁境内古道、古柏遗存保存较完整的还有拦马墙、石洞沟、鼓楼铺、龙源镇等很多地方。

生长在翠云廊里的古柏陪伴着古蜀道,沐浴过秦时明月的清辉,瞻仰过汉家王侯的威仪,历经2200多年的战争烽烟、自然灾害,现在剑阁境内还存活有7803株。它们以高古苍劲的姿态、蜿蜒如龙的阵势、云环耸翠的清幽、苔花阴雨的滋润、不屈不挠的气魄而被世人誉为“蜀道灵魂”、“国之瑰宝”、“世界奇观”。

(一)翠云廊名字由来

翠云廊得名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时任剑州知州乔钵的《翠云廊》诗与序:

自剑阁南至阆州,西至梓潼,三百余里。明正德时,剑州知州李壁以石砌路,两旁植柏树十万,今已合抱,如苍龙蜿蜒,夏不见日。钵因题曰“翠云廊”,且赋诗云:

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怒)。

两行古柏植(种)何人?三百里(长)程十万树。

翠云廊,苍烟护,

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

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

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想)教人妒。

休称蜀道难,错莫剑门路。

(文中括号内文字为《剑阁草》版本,现惯用正史所载的通行版本。)

从此,人们就把剑门蜀道上“三百里程十万树”的盛景称为翠云廊。

其实在此之前,这条道还有一个气派的名字,叫做“皇柏大道”。那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在道两旁种上成排的松柏,用以显示天子的威仪,因此人们把秦朝所植的树称为“皇柏”,所以这条道又名“皇柏大道”。

(二)历代修路与植柏

根据文献记载和科学工作者对现存古柏的研究、考证,古蜀道上大规模地植树有8次,剑阁境内驿道的整治和驿树的补植有6次。

第一次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具体在什么时间已经无法考证了。在金牛道还没开通的远古时代就有了一条原始的通道,是出入四川最古老、最重要的道路。

第二次是秦朝。李白说:“始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统一天下以后,蜀郡就成为了秦国的一个重要粮仓。秦始皇为了巩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既强化对地方政治、经济、军事的控制,又显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天子威仪,便命蜀中地方官倡导百姓在驿道旁大量植树,同时下令在全国各地的驿道上种植成行的松柏。

第三次是三国鼎立时代。这时也是剑阁驿道在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整治。诸葛亮相蜀,为北伐之需,对剑阁道进行了较大的整治,沿途开山筑道,架设桥梁,又于大小剑山下凿石架空为栈阁道、设剑阁尉。

第四次是西魏时期。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之后,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宇文泰,“令诸州夹道一里种一树,十里种三树,百里种五树焉。”作为计算驿道里程的标识。

第五次是在盛唐时候,益州(今成都)以其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商业、手工业雄踞全国第二,四川出产的茶、酒、丝绸、纸张等很多品种走俏全国。蜀道就是连接中原、通行天下的重要通道,官府特令沿途百姓治理驿道,栽植树木。

第六次是宋代。据《宋会要辑稿·方域·道路》记载,宋仁宗诏令:“入蜀道路,为减轻宋伐劳力,免致缓急阻防人马网运”起见,特规定:“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道路,沿官道两旁,每年栽种地土所宜林木。”同书又载,北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朝廷工部经皇帝批准,颁发制定了一套管理路道和植树的条文,通令全国各地执行。经过这次全国性的道路整治,剑阁驿道更为完备,逐渐形成较大规模。

第七次是元代。忽必烈统一中国后,继续推行历代统治者交通道路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各地方官除了维修好原有驿道外,还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需要开凿必要的利民利国新道。剑阁驿道又在宋代基础上进行了整治,广泛种植高大的树木。

第八次是明朝。当时任剑州的地方官非常重视道路植树建设。最突出的就是明正德年间的剑州知州李璧。翠云廊古驿道经过这次大量补植后,已经完全形成,以后只有很少量的补植。

(三)古柏历代保护

蜀道历来就是国家的重要通道,两旁的护道柏树全部属于国有,即皇家所有。故,这些柏树就叫作皇柏树,赋予了皇家唯一的权属后,在封建社会是不准任何人侵犯的。见诸正史,最早大约在北宋仁宗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就由工部制定颁布了对行道树保护、管理、采伐的文告。南宋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武连县令何琰在治路种松后,还专门刻了一座石碑谕告县民把保护和管理好县路上的树木视为“勉忠孝,翊(yì)圣世”的千秋大业。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知州李璧在治路的同时补植了数以万计的柏树,并颁布了“官民相禁剪伐”的禁令。

剑阁民间有祭拜古柏为义父和缅怀知州李璧主政剑阁功绩的风俗。一方面把柏树当成自己的干爹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以保护柏树的方法向李璧报以“甘棠之爱”,故而形成了自发保护古柏的社会风气。

国民政府时,当局一面严禁砍伐,一面组织建立剑阁古柏保护委员会,并规定每月巡防一次。1935年修川陕公路,翠云廊一些地段被公路设计者和剑阁专员田湘藩肢解。这就引起人民的愤恨,纷纷向时任四川省主席的张群告发,张群因之分别于中华民国三十年四月十九日颁发《四川省政府为保存古物严禁砍伐古柏的训令》,民国三十年六月二十八日四川省政府转饬(chì)为组设古柏保管委员会并拟定《组织规程、保管办法的指令》,民国三十二年八月颁发《四川省政府剑阁县政府妥善保护古迹文物的训令》。但是还是没有刹住砍伐之风,百姓们就制作木牌挂在树上,用蒋介石的名义写上:“砍古柏者枪毙!”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剑阁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对现存古柏逐一进行了清理,要求所属乡镇严加管理。就是1958年“大炼钢铁”都没有人敢动古柏的一枝一叶。1960年剑阁县人民政府又颁布公告:“发现破坏古柏行为必须追究,决不姑宽。”,并责成县林业局分段落实严加保护。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共剑阁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出了营造“新一代翠云廊”的号召,每年定期组织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近年来,先后成立了风景名胜管理局、古柏管理局对蜀道资源进行保护,对沿线所有的古柏进行了逐一传记、编号、建档;每年都要实施消杀白蚁、飞机防病虫害治理的保护行动。为避免再度伤害柏古道,全县投入近8亿元修建了剑州大道、开通剑门关隧道为剑门蜀道让路,利用地震灾后重建资金对古蜀道的基础及古柏的堡坎进行了整治维修,目前以翠云廊为代表的剑门蜀道的保护与利用均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正是历代官民的保护,“三百里程十万树”的景致才得以形成,也正是历代保护措施的实行,才使翠云廊古柏延年益寿,更加生机盎然,茂盛苍翠。

(四)翠云廊的文化遗迹

翠云廊古道的遗迹有驿道树、驿和铺、拦马墙、饮马槽、青石板路面、栈道等。

拦马墙、饮马槽、青石板路面。翠云廊上的拦马墙地段是在驿道险要处为防备跑马官差跌落悬崖而砌成的墙。一般高在1米以上,宽在0.8米左右,长度视险道情况而定。拦马墙分土墙和石墙。土墙是用卵石砌成,中间筑以泥土。石墙是大青石砌成,用石灰加糯米作黏合剂,建筑牢固美观,上涂白灰提醒骑马人注意,以保证安全。饮马槽又叫饮马池,是在大青石上开凿的水槽,分为可移动水槽和固定性水槽,专为往来马匹提供饮用水源。饮马槽一般设在没有水源的驿道旁,干旱时由铺驿管理人员或当地百姓挑水倒进饮马槽,下雨时靠积蓄雨水解决。蜀道内的青石板路面一般宽2——3米,最宽处达5米。路面平整,沟渠畅通,千百年来路面很少垮塌,主要原因是在容易塌方处和阶梯石中间加有10厘米厚、1米多深、长度视路面而定的“门坎石”。“门坎石”一是起稳固路基石板、阶梯石作用,二是“木牛”(鸡公车)缓速刹车作用。石板路光滑凹凸,印记着历代车辙马迹,留下了古今行人的脚印,是当年蜀道繁华的实物见证。

栈道。栈道分为土栈和石栈两种。《四川经济地理》一书中说: “伐木修路、杂以土石叫土栈;凿孔插木,上铺木板称为石栈。”翠云廊沿线土栈基本不存在了,但石栈遗迹尚存,残迹在崖间的栈道撑柱石孔仍历历在目,其孔约为30厘米见方,深约50厘米。在剑门关景区内的如金牛峡栈道、天梯峡等处修建的仿古石栈道就是严格按照古人标准营造的。

(五)翠云廊上的驿、铺、亭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地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以翠云廊为核心的蜀道是我国邮驿体系的独特见证。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叫“铺”(堡)。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40里设一驿站,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每铺大约相距20里。那时的邮传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明清时代又逐步在两铺之间增设了“亭”,供信息传递人员及来往商贾、路人休憩、货物买卖。

剑门蜀道一直是皇家十分重视的交通要道。据《剑阁历史年表》记载,不同的历史时期,驿、铺的设置规模各不相同。以清代为例,一般每20里设一铺,40里设一驿,现在这条道路上还保留着剑门驿、汉阳铺、抄手铺、剑州驿、凉山铺、柳沟驿、垂泉铺、武连驿、演武铺、上亭驿(啷当驿)等古驿铺,构成古代中国邮驿的载体,在2300余年历史中一直承担着国家的邮传功能,与沿途的城、关、亭、渡、烽火台等构成了基本完整的邮驿体系遗存,是中国历史上已消失的一个特殊的制度体系和文化传统——邮驿体系的独特见证。

(六)张飞植柏与张飞塑像

翠云廊古柏民间又称“皇柏”,亦称“张飞柏”。相传,张飞当年为巴西(今阆中市)太守,军政往来频繁。当时的剑州(今剑阁)又是蜀都成都至中原的必经要地,为适应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因剑门山势险峻,不识路径而耽误。张飞令士兵及百姓沿驿道两旁栽植柏树,并严加保护。柏道不仅有利于行军,还方便了商贾和当地百姓的行走,军民同心协力,完成了植树。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张飞当年“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故事。

传说终归是传说,以张飞之名冠以古柏之上,无非是寄托着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2009年,剑阁县特聘请了原四川美院院长、世界著名的雕塑家叶毓(yù)山教授专门设计制作了这尊“张飞植柏”的造像。在设计这座雕像的时候,有人建议,全国的张飞像都是怒目圆睁的,可不可以在剑门关翠云廊展示出一尊张飞开口大笑的造像?叶教授欣然接受。就在四川雅安采购了黑色的花岗岩,创作出这尊全国唯一的,张飞左手提着柏树苗,右手拿着锄头,正带领军士们高高兴兴前往蜀道栽植柏树的开怀大笑形象。

(七)李璧祠

史籍记载,李壁,字白夫,广西武缘人,明正德十年(1515年)至十五年(1520年)任剑州知州。李璧在剑阁期间,正值蓝廷瑞、鄢本恕领导的农民起义之后,社会阶级矛盾非常突出。剑阁县累遭战乱,处于百废待兴之际。李璧为官清正廉洁、勤政务实,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积极地给地方百姓谋求福祉,做出了整修水利、劝民耕织、开辟市场、修建州城、兴办教育、尊贤敬老等众多政绩,著有《皇明乐谱》、《剑阁集》、《剑阁新志》、《名儒录》等数卷书籍,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致令百废俱兴、政通人和、社会康宁。其中最为世人称道的就是修整剑阁驿道,补植路旁柏树。

他离任后,当地百姓们为了表达“甘棠之爱”,给李璧和后来的另外一个知州杨如震共同修建了一座“二贤祠”以作纪念。在清代,还铸造了与真人等高的铜像。清乾隆二十年,署剑州事潘隆甲贪劣不职,趁铜价昂贵,毁“二贤”铜像熔汁作器,以肥私家。乾隆五十五年在知州李荐高倡议下重铸了二贤形像。民国时期,“二贤祠”因办学需要就祠为校,铜像仍置其内。解放后二贤祠改办学校,将铜像移置剑阁文化馆,现为国家三级文物。“文革”结束以后,人们自发地在翠云廊景区内新建一祠,按照明代的衣冠制度塑造了神像,专祀李璧,以颂扬他植柏、护柏、亲民、爱民的品格与功绩。

(八)剑阁柏(松柏长青树)

剑阁柏,树高27米,胸径1.16米,材积10.9立方米。它远看似松,近看是柏。一般的柏树果实是圆的,而这颗柏树的果实却是椭圆的,与松果的外形非常相似,但是其裂纹却与柏果一般。它大于普通的柏果,又小于松果,形状非常奇特。

1963年3月21日,朱德委员长视察翠云廊时曾经在此与剑门公社的群众休憩交谈,当地方领导介绍了这棵珍稀柏树以后,朱德委员长指示:要好好保护。当地为了纪念朱老总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遂冠之以“松柏长青”的美名。

1978年,经四川省林科所植物分类学专家鉴定,认定它是154种柏树之外的一个新品种。1984年,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的江渭清同志专门为此树题写了“国之珍宝”四字。1987年,经四川省林科所植物分类专家鉴定,该树为濒临绝灭的古老树种,世界仅此一株,将其命名为“剑阁柏”,并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三级保护树种”(500年以上珍稀古木),2004年4月25日被四川省林业厅、华西都市报评为天府十大树王之一。

(九)阿斗柏

公元263年冬天,魏征西大将军邓艾走阴平道取江油,破绵竹,兵临成都。蜀后主刘禅(乳名阿斗)衔璧投降。次年2月初,为了防止刘禅在四川与其旧部勾结,遂令其经蜀道迁徙到洛阳。

民间传说,刘禅行至剑门,在此树下避雨。他走后,蜀人希望他能像他父亲刘备一样重振蜀汉江山,于是在其避雨树下搭起供台。后来得知刘禅不念亡国之恨,乐不思蜀。众人废除供台,对此树刀砍斧劈泄愤,以警后人。

(十)皇柏(帅大柏)

“帅大柏”是翠云廊大柏树湾中最大的一棵。历史上,剑阁因其远离公路、铁路等现代化交通线路,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在语言上保留了很多字的古读音。例如在剑阁把“吃饭”叫做“彻放”,“石头”叫做“色头”,“歇气”叫做“辖气”,外爷叫做“卫爷”,“丰硕”读作“丰帅”……“帅大柏”实际上就是“硕大柏”的古读音。

1963年3月21日,朱德委员长视察翠云廊,在松柏长青树前,一随行人员感叹地说:“这树真大!”一社员用当地方言介绍说:“前边还有一窝(棵)帅(硕)大的树!”工作人员问:“什么是帅大的树?”朱德委员长熟谙川音,因而幽默地说:“帅大的树就是很大的树,像元帅那么大的树。”朱德委员长是中国十大元帅之首,此柏树是众多皇柏之冠,于是因崇拜朱老总,“帅大柏”就由此而得名。

(十一)张飞井

相传,蜀汉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张飞统兵过此,正值烈日当空,兵士饥渴难受,战马嘴吐白沫,张飞命士卒四处找水未得。张飞心情烦躁,举拳大喝一声:“渴煞我也!”,拳头砸地,霎时间,一股清泉从拳印中冒了出来,缓解了将士们的干渴。张飞又命士兵将拳头砸出的圆坑凿成一口深井,供当地乡民灌溉和饮用。这口井说来也怪,天干它不会枯竭,下雨井水也不会溢出。乡民认为这是张飞显灵所致,于是将这口井称之为“张飞井”。

翠云廊是历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的艺术长廊。每当游览完翠云廊后,人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声声感叹,无不为这举世奇观的精、气、神所震撼、所倾倒。剑门以险著称,蜀道以幽见长。在“翠云廊”中漫步,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翠云廊之美,就在其敢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充满青春气息的活力。蜀道翠柏植根于贫瘠的旷野荒岭,历尽了雷劈火烧、风吹雪压诸般劫难,虽然是悬根露爪、折枝断臂、遍体鳞伤,却依旧倔强挺立、昂首向上、苍翠欲滴,永远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与鲜活的生命力,给人以精神的激励。翠云廊之美,在于单个坚守与团队精神的有机统一。翠云廊之所以为世人称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时间跨度大,空间分布广,整体数量多。单个的古柏不能成为翠云长廊,离开了古柏也就没有翠云长廊,凭借集体的力量才成就了翠云廊“举世无双的世界奇观”。

这正是生长在川陕革命老区、秦巴山区的剑阁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

(十二)2023年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元市剑阁县考察了翠云廊。这里是古代关中平原通往四川盆地古蜀道的重要路段,有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习近平听取古蜀道发展历程、翠云廊整体情况介绍,沿古道步行察看千年古柏长势,详细询问历史上植柏护柏情况。他指出,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这启示我们,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临行前,他嘱咐当地负责同志,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浏览量:0
2024-09-07 13:35
收藏